纖維藝術既古老又現代,從歷史上說可以追溯到遠古先民的結繩記事、編織衣物,而就現代性而言則只有不到100年的時間。首屆杭州國際纖維藝術三年展21日在浙江美術館和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幕,向伍方會議服務及觀眾展現現代纖維藝術的全新一面。
本次纖維藝術三年展為期兩個月,共展出來自16個國家的45位藝術家的186件作品,展期兩個月,分為“經緯四方”、“手與心應”、“反者之動”和“網絡天下”四部分,以“纖維,作為一種眼光”為主題。
其中,“經緯四方”展覽同時展出中國古代的緙毛與緙絲織物和6位當代國際藝術家的數碼編織藝術作品,實現了跨越時空的對話。緙絲采用“通經斷緯”的織法,是中國古代織物藝術中最瑰麗的結晶,這一織法與西方壁毯工藝完全一致。
現代纖維藝術起源于西方古老的壁毯藝術,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,目前的纖維藝術其作品從墻上走入空間,從小型織造發(fā)展為大型塑造,從傳統(tǒng)編織材料拓展為軟材料,從傳統(tǒng)編織發(fā)展為數碼編織,成為綜合利用刺繡、縫紉、纏繞、編結等傳統(tǒng)技法、并結合多媒體實驗的重要的一種當代藝術。
而三年展學術委員會主任、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教授則表示,每個民族都有編織衣服的悠久歷史,在編織不同材料里也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和對幸福生活的期望,但是在全球化、大工業(yè)時代,現在的“游子身上衣”已經不再是“慈母手中線”。而纖維藝術就是通過對編織的堅守和思考,體現出對自我的堅守和思考。他同時表示,纖維藝術同樣有助于推動紡織產業(yè)轉型升級,增加文化創(chuàng)意的元素。
杭州是著名的絲綢之府、浙江是全國的紡織大省。伍方會議服務獲悉,上世紀80年代,保加利亞纖維藝術家瓦林·瓦爾班諾夫來到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浙江美院,開辦了中國第一個現代壁掛研究所,培養(yǎng)了施慧等首批中國壁掛藝術家。他們的3件壁掛作品于1986年入選第13屆瑞士洛桑壁掛藝術雙年展,是中國現代纖維藝術首次登上世界舞臺,也是中國當代藝術作品首次參加國際性展覽。
資料整理:小艷